機器視覺應用領域擴大,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發布日期:
2023-02-04

瀏覽次數:

隨著工業4.0時代來臨,制造企業不斷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其中,機器視覺以視覺硬件、視覺軟件系統和智能視覺裝備等形態被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新型顯示、印刷包裝、新能源等眾多領域,成為產業變革“助力器”。

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傳感器技術、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眾多新詞匯,在這個技術快速進步的時代并不陌生。

機器視覺應用領域擴大,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簡單來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對物體進行識別、測量并做出判斷。隨著先進制造在我國的占比提升,人眼在工業生產線上的精度、效率等方面,已不能滿足產業升級的要求,通過機器視覺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早已在各行業進行。

機器視覺需要深度學習等AI技術的支持,在智能制造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看待一門綜合性技術,不應被界線所區分。機器視覺在各行業應用廣泛,隨著各行業對自動化、智能化需求的持續提升,機器視覺的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機器視覺應用領域擴大,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應用領域廣泛

機器視覺下游應用領域多樣,如消費電子、半導體、農業采摘、光伏、倉儲物流、醫療、重工與金屬加工等等。據GGII統計,2021年消費電子為機器視覺最大應用市場,約占總市場份額的31.6%。

機器視覺在消費電子領域以PCB/FPCAOI檢測、零部件及整機外觀檢測、裝配引導等應用為主,此外,機器視覺在連接器檢測、SMT、硬盤檢測、元器件在線分類篩選、二維碼讀取等場景的應用滲透率也逐步提高。

機器視覺應用領域擴大,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正由于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很多場景中的復雜問題,也不是單一技術供應商能夠解決的。在機器視覺解決方案中經常會看到多個供應商技術的組合,因為每個供應商或者每種技術方案都有自己的優勢,行業協作才能開拓更多以前未被機器視覺涉及的領域。

隨著機器視覺技術在更多行業的應用,其市場規模也逐漸增加。據調查,2012-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器件和系統的銷售額從2012年的19.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61億元,其復合增長率約為31.7%,且2021年56%的增長率尤為明顯。預計2021年至2025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規模將以21.4%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5年將達393億元。

機器視覺未來三大趨勢

趨勢一:在巨大的應用場景下,3D技術將發展更加成熟且普遍

2D視覺發展的同時,3D技術也在崛起。從目前的趨勢來看,3D機器視覺的發展勢頭要遠大于2D。盡管當前工業機器視覺發展較為成熟,但是3D技術國內依然屬于發展初期,國外的公司和產品在微觀高精度檢測方面較國內的領先,且占據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國內企業開始在硬件軟件等方面逐漸替代國外企業。

機器視覺應用領域擴大,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趨勢二:國產化替代成為主旋律,中外廠商競爭進一步加劇,市場格局重構

當前機器視覺替代率達50%,但多局限于2D機器視覺領域。未來隨著國產品牌協作共贏,產品功能專業、種類精細化,替代率將逐步升高。行業將趨向于專業化分工,自主化視覺平臺、視覺系統與裝備將協同作戰,逐步超越國外品牌,成長為中國智能制造工業視覺的主力軍。

趨勢三:整合碎片化場景,標準化一體化設備將是機器視覺下一代發展方向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規模逐漸擴大,智能制造模式下的產品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生產。企業開始向批量化定制生產的生產方式轉變,但機器視覺技術在自動化生產線中只能對少數產品進行識別和分類,難以滿足碎片化場景。為解決此情況,整合碎片化場景、打造一體化設備將會極大地促進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快速融合。同時,打造全流程數字化閉環也將是重要舉措之一。

機器視覺應用領域擴大,發展蘊含無限潛力

當然,在三大趨勢之外,機器視覺的發展也伴隨很多行業的突破而進入更高的層級,并對某些行業的進步發揮重要的作用。

機器視覺技術是實現工業智能化的必要手段。隨著深度學習、機器學習、3D技術和機器視覺互聯互通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視覺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機器視覺技術在工業智能領域的應用會朝著智能識別、智能檢測、智能測量以及智能互聯的完整智能體系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發揮其高精準度、高效率的作用,為中國智能產業開啟“智慧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