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發布日期:
2024-04-02

瀏覽次數:


項目背景


某鐘表制造企業每天需要進行時鐘準確度的測試,通常情況下,工人需要在一塊規格為2100*1200的測試板上累計安裝15*29電子時鐘,以測試時鐘的走時準確度。傳統人工作業存在效率低下、測試精準度受限等問題,客戶想通過富唯智能的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提升企業的收益。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客戶痛點


1、測試精度受限: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測試結果的精度不穩定。此外,長時間、高強度的測試工作也容易使測試人員產生疲勞,進一步影響測試精度。


2、效率低下:傳統測試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且測試周期長。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產品需求的增加,這種低效的測試方式逐漸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導致生產進度受阻。


3、成本高昂: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傳統測試方法的成本相對較高。




人工生產的工藝流程:

1、工人從無序料框中拿取工件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2、統一方向扣在測試板上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3、依次插上分針(白色不分頭尾,安裝精度±1mm)與秒針(黃色,安裝精度<<±1mm)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4、統一指針朝向

5、人工上電

6、6小時(或12小時、24小時)后,人工觀察走時準確性

7、人工篩選走時不準的產品

8、使用特殊工具一次從下往上取下一整列的時針

9、將合格產品取下并裝框送走



節拍信息

人工生產:15*29*10個/小時


項目難點

1、時針安裝精度過高

2、測試板跨度較大(2100mm高)

3、來料為無序

4、產品扣上測試板需先扣一側,再扣另一側



工藝邏輯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核心價值


1、提升生產效率:富唯智能機器人可以連續、穩定地進行時鐘安裝和測試工作,大幅減少人工操作的時間與人力投入。通過自動化流水線作業,實現生產過程的快速化、連續化,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縮短生產周期,滿足市場需求。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2、保證測試精度:通過精確的機械結構和控制系統,可以確保每個時鐘的安裝精度達到預定要求,從而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測試精度不穩定問題。此外,機器人還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避免因人員疲勞導致的測試精度下降。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3、降低生產成本:通過減少人工操作,自動化設備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一方面,減少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生產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同時,富唯智能機器人的穩定運行也有助于減少因測試精度問題導致的返工和報廢成本。


富唯智能案例|電子鐘機芯走時測試

4、提升產品質量:通過精確的控制和穩定的操作,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穩定性。此外,自機器人還可以進行連續的質量監測,及時發現并處理不合格產品,確保出廠產品均符合質量標準。